奇偶派(jioupai)原创
作者 |范文
编辑 |钊
图源:图虫创意
后发先至的“速冻一哥”安井食品,财报上的账上现金流充裕,在A股屡屡资本运作反复融资后,又要上港股了。
1月底,预制菜龙头安井食品发布公告,表示为加快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拟启动港股上市筹备工作。但该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用脚投票,安井食品跳空几近一字跌停,两个交易日内大跌超16%。
那么,安井食品到底哪里“触怒”了市场和投资人?
1
剑指海外增量市场,还是换地方融资?
打开安井食品的研报栏目,券商与机构们几乎都是一致看多的态度,而相关理由无外乎速冻本业的出色与预制菜第二曲线初见成效而给出的估值。
在速冻产品本业中,作为业内最大的企业,安井食品拥有着绝对的上下游议价权。
上游供应商方面,当前,新宏业、新柳伍、湖北安润三家公司均为安井供应淡水鱼糜,稳定的原料供应保障了价格的稳定性,公司鱼糜采购单价波动小于行业整体。而在下游控制力上,公司拥有积累多年的优质经销商资源,也让公司品牌成为了产品最好的名片。
在预制菜赛道里,安井是最早一批布局的企业。
在预制菜概念还未兴起的2018年,公司就将菜肴制品单独列入了财务报表,并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成立独立品牌、事业部、外购与自建预制菜产能。也正是由于安井的独具慧眼,公司预制菜业务一路高歌猛进,2018-2022年的CAGR达到了惊人的66.34%,迅速攀升为公司第二大业务,并一直保持着远超原有主业的相关增速。
而公司的业绩,也在数条业务线的增长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速,近年来的营收都稳定保持在了15%以上。
图片
图源:Choice
但也正是这样一家“优质”企业,却在发布H股上市意向的公告后遭遇了滑铁卢。
1月19日晚间,安井食品公告,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换句话说,便是安井食品有了登录港股的意向。
公司表示,本次出海是为了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而券商也迅速跟进解读,表示火锅是餐饮出海的“排头兵”,如海底捞、刘一手、小龙坎、蜀大侠等火锅企业已经站稳脚跟,初步完成了从“品类出海”到“认知出海”的转变,食客也逐步拓展至了非华人群体,此时作为速冻火锅料龙头的安井食品出海,实在是最佳时机。
但是市场的真实反应,却似乎超出了公司与券商们的预期。
消息发布次日,安井食品股价跌停开盘,并在第二个交易日中放量大跌,原因是公司在股价距离高点暴跌七成的结点上,不想着如何维护市值,反而还一直朝市场“伸手要钱”,还是股权价值相对来说远低于A股的港股市场。
股价大跌后,即使安井食品表示控股股东福建国力民生承诺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未来5年内其不以任何方式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也没有得到投资者们的认可,反而各评论区中戾气冲天。
图片
投资者们纷纷表示,以公司当前的估值还要去香港上市,说得好听点叫做国际化,说的难听点就是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在公司账上现金类仍然有61亿元之时,不把心思放在实业之中,而是打着各种不一样的名头热衷于资本运作,充当“收割”韭菜的镰刀,令人失望。
2
安井食品,惯常在资本市场骚操作?
实际上,此次安井食品在资本市场上的骚操作并不是首次,回溯过往,不断减持、高位发债、分红与融资不成比例的事件并不少见。
自2017年上市以来,安井食品已经有过了四次融资经历。
第一次2017年首次登陆A股市场时,安井募集资金5.4亿元,时隔一年与三年后,发行可转债分别募资5亿元与9亿元,2022年又在股价高位进行了56.75亿元的定增,累计融资规模超过75亿元,也就是说,安井每隔一年两年,就要伸手问市场要一次钱,简直是吸血鬼一样的存在。
募资后的用途,也被市场质疑。
据华商韬略报道,2022年公司的超大额定增,募投项目分别为广东安井13.3万吨产能、山东安井20万吨产能、河南三期14万吨产能、泰州三期10万吨产能、辽宁三期14万吨产能以及四川、辽宁、泰州工厂技改项目,累计新增产能超70万吨。
当新项目全部投产后,会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近80%的产能,这不是个小数目,况且2022年安井食品的产能利用率已经降至92%。截止2023年上半年,公司56.75亿定增只用了20多亿,还有30多亿趴在账上,此时再选择登录港股,真的有这样的需求吗?
而在不断募资的同时,安井食品的减持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图片
据国际金融报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安井食品共披露8条有关“股东减持股份结果”的公告,涉及公司控股股东福建国力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力民生”)、董事长刘鸣鸣、董事兼总经理张清苗、董秘梁晨、财务总监唐奕、副总经理黄清松、副总经理黄建联,累计减持数量超3500万股,减持总金额超48亿元,而所有公告给出的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自身资金需求”
与大额募资、疯狂减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难达平均水平的股利回报比率。
自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来,其累计向股东派发的现金红利总额仅为12.5亿元人民币,这个金额甚至没有达到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所获得资金的六分之一。其中,在2022年度,作为“伪”白马股的安井食品的股利支付率是30%,远不及同年A股市场平均的股利支付率40.30%。
不过,如果安井食品能因过去数年的大额募资获得长期来看更大的收益的话,也无可厚非,但去年11月的股权激励计划书,却又给了市场一闷棍。
图片
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安排及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如上表所示,而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已经完成100亿元的营收,只需要在四季度完成36亿元即可,而上年同期公司的单季营收已经达到了40亿元,这不增反降的股权激励,让人哭笑不得。
而在第二个与第三个行权期,若刚好卡着数值完成2024年的营业目标,那么公司的业绩增长仅为12.5%,这样的股权激励设置,也意味着2024年的安井食品,或许将从高增长时代走向低增长时代。
而在奇偶派与同一位专业投资人的交流中,对方也对安井的一系列操作进行了锐评。
他认为,安井食品作为高周转经营模式为代表的消费类公司,只要加快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彼时,市场也会给出合理的估值,在公司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再进行减持,可以实现大股东、管理层与中小股东三赢的局面。
然而,当下公司却打着不断通过金融手段进行增发,稀释中小股东的股权,由于地位不对等的原因,管理层和大股东可以随意在股价高低点玩弄手段,旱涝保收,而中小股东与投资机构只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减持、增发、增持中被不断收割。
实际上,比安井食品的做法更加“难看”的企业并不少见,但无一例外的是,这类企业都会在一轮一轮收割中让投资者们敬而远之,而投资者们也应该谨慎对待,理性分析,跳出简单的财务报表,看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真正一面。
3
写在最后
安井食品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但其背后要教会我们的,也并没有改变。
对于企业来说,在追求竞争力升级与国际化的同时,务必尊重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频繁且不透明的资本运作易挫伤市场信心,对企业发展造成长远伤害。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应具备透视财报、洞察企业本质的能力,结合战略规划、经营状况及市场反馈做出理智判断。
此外,最应该“硬”起来的监管层,应该对可能侵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行为保持高度警觉,强化法规制约,引导上市公司确立正确价值导向,以确保资本市场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运行。
唯有如此,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方能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共同驱动实体与资本市场的繁荣进步。
参考资料:
1.《安井食品的跌停启示》,华商韬略;
2.《一家高速成长的消费品公司,估值只有15PE,突发两个跌停!》,财报是本故事书
3.《安井食品股价跌停背后》,国际金融报;
4.《暴跌70%仍赴港上市,安井食品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格隆汇。